leafyman@foxmail.com
+86-15684222101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线
温室水培
植物工厂
园艺自动化
专用资材
聚焦作物
案例
新闻
资料
联系我们
资料
首页
>
资料
室内叶菜植物工厂光照要求
作者: 时间: 2025-10-26
室内叶菜植物工厂的光照调控是实现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生产的核心环节,需结合光谱特性、光强强度、光周期时长及均匀性等多维度设计,并通过智能技术优化能耗与效果。
1.光谱配比:按生长阶段动态调整
光谱是影响叶菜光合作用、形态建成及品质的关键因素,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红蓝光(450–470nm/630–660nm)比例:
苗期:以蓝光为主(占比70%),促进叶片细胞分化和根系发育,缩短育苗周期约30%;
生长期:增加红光比例至80%(红光:蓝光=8:2),加速碳水化合物积累,缩短生长周期至25天左右(传统土培需45天);
特殊需求:药用叶菜(如紫苏、薄荷)添加紫外光(380nm),提升次生代谢物(如黄酮、精油)含量;远红光(730nm)调控光形态建成(如抑制生菜徒长或调控茼蒿开花)。
通过可调光谱LED光源实现精准配比,比传统光源更适配叶菜生长需求。
2.光强控制:适宜范围与均匀性保障
叶菜适宜光照强度为150–400μmol/m²/s(换算为Lux约为1.5万–4万Lux),过高会导致光抑制(叶片灼伤、光合效率下降),过低则延缓生长(叶片发黄、茎秆细弱)。
为确保下层植株获得足够光照,需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均匀性:
使用反射材料(如铝箔幕帘、白色墙面)增强光反射;
多层栽培架(4–6层)采用移动式补光灯(如荷兰水平滑道设计),自动调节灯具高度,避免上层遮光;
照度均匀率需≥0.7(即下层光照不低于上层的70%)。
3.光周期设计:匹配光周期敏感性
多数叶菜为长日照植物,需每日补光12–16小时,模拟自然长日照环境,抑制抽薹(如生菜抽薹会导致品质下降)。
结合光周期敏感性调整:生菜需14小时以上光照才能抑制花芽分化;
分时电价利用:夜间低谷电价时段(如23:00–7:00)增加补光时长,降低能耗成本约30%。
4.节能与均匀性优化技术
光源选择:LED光源替代传统高压钠灯,光效可达55%(高压钠灯仅30%),能耗降低40%–60%,且寿命更长;
余热回收:LED照明系统产生的余热通过供水管传递,预热营养液(如将营养液从15℃提升至20℃),节能约30%;
立体栽培光优化:采用4–6层垂直架提升空间利用率(3–5倍),配合层间循环风扇减少温湿度梯度(层间差≤1%),确保各层光照均匀。
5.智能化动态调控
通过实时监测+AI算法实现光照与其他环境因子的协同:
部署光照、温湿度、CO₂传感器(20毫秒/次采集),联动AI模型预测最佳光配方;
自动化执行:温度超过26℃时自动调低光强,减少热负荷;湿度超过85%时触发除湿机,避免病害;
数字孪生模型:预演不同光周期下的产量与品质(如生菜硝酸盐含量降低30%),优化种植方案。
文章来源:叶菜侠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