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afyman@foxmail.com
+86-15684222101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线
温室水培
植物工厂
园艺自动化
专用资材
聚焦作物
案例
新闻
资料
联系我们
资料
首页
>
资料
菌菇植物工厂通风系统介绍
作者: 时间: 2025-09-16
菌菇植物工厂通风系统是确保菌菇高效、优质生产的核心环境控制装备,它通过精准调节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流分布,为菌菇创造稳定的生长环境。
一、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
菌菇植物工厂的通风系统主要由新风系统(送风)和排风系统组成,通常配合过滤装置、温湿度调节设备及智能控制单元协同工作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通风换气:排出菌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(CO₂),补充氧气(O₂),保持空气新鲜。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对CO₂浓度要求不同,例如,进库阶段通常需维持1200ppm–1700ppm以促进菌丝生长。
温湿度调控:通过引入新风配合加热、冷却、加湿或除湿设备,维持菌菇适宜的生长温湿度(如温度12℃–25℃,湿度80%–95%)。
气流组织与均匀分布:通过合理布置送风口、排风口及使用导流板,减少温差和CO₂浓度差,避免出现死角。
维持压差与防污染:通过控制送风量与排风量,使菇房内保持正压,有效防止外部杂菌和污染物进入。
二、通风系统的关键组件
传感监测系统: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数据,是智能控制的基础。
CO₂传感器:量程通常为0–5000ppm,精度±50ppm,用于监测二氧化碳浓度。
温湿度传感器:监测环境温湿度,精度可达±0.3℃和±2%RH。
氧气传感器:量程0–25%,精度±0.1%,确保氧气浓度适宜(通常>18%)。
风速传感器:量程0–10m/s,精度±0.1m/s,安装在风道内,用于监测通风量。
执行与通风设备:负责空气的输送、排出和处理。
智能风机:支持变频调速,可根据系统指令自动调节风量(风量范围可达500–3000m³/h)。
电动通风阀门:可精确调节开度,控制空气流量。
空气过滤装置:高效过滤进入菇房的空气,去除杂质和微生物,防止污染。一些系统还具备自清洁或快速拆卸功能以方便维护。
温湿度调节单元:常与通风系统联动,如集成预热段防止冷风冲击,或配合高压喷雾加湿器、水帘、除湿机等工作。
智能控制中心:系统的大脑,负责数据处理和指令下发。
控制器/RTU:连接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,进行数据采集、逻辑判断和输出控制信号。
控制策略与算法:多采用以CO₂浓度为主控制变量,温湿度为辅变量的多参数调节模型。AI算法可基于实时和历史数据优化调控策略,实现自适应控制。
远程通信模块:常采用4G等无线技术,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,支持用户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、参数设置和接收预警信息。
三、智能通风控制策略
现代菌菇植物工厂通风系统普遍采用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策略:
基于阈值的自动调控:系统为各环境参数设定安全阈值(如CO₂浓度上限1500ppm)。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数据超限,系统会自动启动相应设备(如开启风机、调节阀门)进行干预。
分阶段动态调控:根据菌菇不同生长阶段(菌丝培养期、原基形成期、子实体生长期)对环境的特定需求,预设不同的通风程序。例如,菌丝培养期可采用间歇式低风量换气(每小时0.5–1次),而子实体生长期则需增加换气次数(每小时2–2.5次)。
多系统协同运行:通风系统与温控、湿控系统联动,防止通风时温湿度波动过大。例如,在低温季节引入新风前可先预热,或在通风时自动调整加湿设备的运行。
节能运行模式:系统可根据环境需求智能调节风机转速和启停,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,预计可降低电力消耗20%以上。部分系统还采用热回收装置,回收排风中的能量用于预热新风,进一步降低能耗。
四、不同场景下的通风系统应用
方舱式/模块化种植:适用于城市农业、科研试验等场景。其通风系统高度集成,强调模块化、可移动性和精准控制,通常具备多舱联动控制能力。
废弃厂房改造菇房:注重分区规划、保温处理和气流组织设计。通风系统需克服大空间环境均匀性控制的挑战,往往采用多点监测和分布式风机布局。
层架式栽培菇房:气流组织是关键。常采用“地沟送风+屋顶排风”的垂直循环模式,并在层架间加装导流板,以改善不同层架间的通风均匀性,减少上下层温差和CO₂浓度差。
五、通风系统的优势与价值
提升产量与品质:稳定的环境能缩短生长周期,提高出菇率和菌菇商品率。
减少病害风险:良好的通风和正压环境能有效抑制杂菌滋生,降低病害发生概率。
节能降耗:智能调控避免了传统持续大风量通风的能源浪费,显著降低运行成本。
节省人工与精准管理: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人工巡检和操作的需求,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准度。
总结
菌菇植物工厂的通风系统已从简单机械通风发展为集传感技术、自动控制和物联网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。其核心价值在于能精准、高效、自动地维持菌菇所需的最佳气体环境和物理环境,是实现菌菇工厂化、周年化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保障。未来,随着AI算法、新型材料和模块化设计的进一步应用,通风系统将更加智能化、节能化和精细化。
文章来源:叶菜侠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