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afyman@foxmail.com
+86-15684222101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线
温室水培
植物工厂
园艺自动化
专用资材
聚焦作物
案例
新闻
资料
联系我们
资料
首页
>
资料
叶菜室内植物工厂的环境控制有哪些关键因素
作者: 时间: 2025-07-23
叶菜室内植物工厂的环境控制是确保高效、稳定生产的核心,其关键因素涵盖光照、温湿度、气体浓度、营养液管理及智能化系统等多个维度。以下是综合各技术资料的核心控制要点:
一、光照控制
光质与光谱配比
光谱定制:采用可调光谱LED光源,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红蓝光比例。例如,育苗期以蓝光(450–470nm)为主(占比70%)促进叶片分化,生长期增加红光(630–660nm)比例(红光80%+蓝光20%)加速碳水化合物积累。
补充光源:部分作物需添加紫外光(UV)或远红光(730nm),如药用植物需UV光提升次生代谢物含量。
光强与光周期
光照强度:叶菜适宜光强为1.5万–4万Lux,需通过LED灯具均匀分布,避免上层遮光导致下层光照不足。
光照时长:每日补光12–16小时,结合光周期敏感作物的需求(如抑制开花需夜间补光)。
节能与均匀性
节能设计:LED光效达55%以上,能耗较传统高压钠灯降低40%–60%,结合分时调控(利用夜间低谷电价)降低成本。
均匀布光:通过反射材料或风道设计保障多层栽培架的光照均匀性(照度均匀率≥0.7)。
二、温湿度调控
温度控制
适宜范围:白天18–26℃,夜间10–18℃,昼夜温差6–10℃以模拟自然节律。
技术手段:空调系统(水冷技术或自然冷源切换)、风机协同通风,极端气候下强化保温(如双层钢板夹岩棉层)。
湿度管理
目标区间:相对湿度60%–80%,高湿易引发霜霉病,低湿影响蒸腾作用。
调控设备:喷雾加湿器、湿帘增湿;独立除湿机或空调除湿模式,结合冷凝水回收技术节水。
三、气体环境控制
CO₂浓度
最佳范围:800–1000ppm(阴天降至500–600ppm),光合作用高峰期需补充至1500ppm,提升产量20%。
补充方式:CO₂发生器或输送系统,配合通风设备排出有害气体(如乙烯)。
空气流通与净化
通风系统:轴流风机强制换气,保障CO₂均匀分布;风道设计解决集装箱工厂温度不均问题。
消毒措施:定期臭氧消毒、UV杀菌器防控病害,封闭环境减少病虫害传入。
四、营养液管理
营养液参数
EC值调控:苗期1.2–1.5 mS/cm,生长期提升至1.8–2.6 mS/cm,采收前降至1.5–1.6 mS/cm避免苦味。
pH值稳定:维持5.5–6.5,超范围时用稀硝酸/磷酸(pH>6.5)或氢氧化钠(pH<5.5)调整。
溶解氧:保持4–5mg/L,通过营养液循环或注氧避免根系缺氧。
动态配方与循环
阶段化配方:生长期提高钾元素(N:P:K=1:1:3),促进干物质积累。
闭路循环:节水95%,每月更换1/3液体,每半年臭氧消毒,添加益生菌(如枯草芽孢杆菌)抑菌。
五、智能化控制系统
实时监测与反馈
传感器网络:部署温湿度、CO₂、光照、EC/pH等传感器,每20毫秒采集数据。
AI决策:基于数字孪生模型预演生长过程,动态优化光配方、营养液参数,减少产量波动(≤5%)。
自动化执行
设备联动:温度超26℃自动启动水冷空调,湿度>85%触发除湿。
远程管理:云平台支持手机/电脑远程调控,故障预警(如营养液异常报警)。
六、其他关键因素
立体空间利用:多层栽培架(4–6层)提升单位面积产量3–5倍,需配合气流设计保障通风均匀。
病虫害绿色防控:农业防治(抗病品种)+物理防治(黄蓝板诱杀)+生物防治(赤眼蜂等天敌),减少化学农药使用。
文章来源:叶菜侠科技